两个机器人服务员虽然能力不行但人气很旺
当到餐厅吃饭的时候,发现端菜送饭的是个机器人,除了感到新颖、好奇之外,相信人们更会感叹科技发展给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据了解,目前智能化机器人不仅仅服务于航天、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它们也正在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餐饮机器人已经陆续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餐馆中现身,似乎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但是这也引发了公众担忧,连端盘子的事情都由机器人来做了,餐厅服务员将会失业吗?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餐饮机器人只能替代人的某个动作,把它们称为人形机械似乎更为准确,与智能机器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期待这种水准的机器人替代普通服务员,以降低人员成本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现场
餐厅老板嫌机器人动作太慢
位于南锣旅游区的金聚餐厅有两位特殊服务员:诺诺和富婆,她俩都属于餐饮机器人,有着一双通红的大眼睛,背着一块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几个字:“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身材苗条的诺诺是迎宾机器人,她站在门口负责吸引过往游客注意。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一家带小孩的游客好奇地停住脚步,纷纷举起手机对着诺诺一通猛拍。诺诺这时候开口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你可以把商品放在我手中的托盘上,我送你到门口。”但是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围着诺诺一通发问:“你叫什么啊?”“你都会做什么啊?”“你会跳舞吗?”期望与机器人进行一番对话,可是诺诺的表现令人失望,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语焉不详,显然她不能与人沟通。
相比之下,富婆更能吸引人眼球。它的工作区域在餐厅里面,职责是负责端菜端饭。餐厅一层地方不大,摆放着六七张桌子,地上有一圈弧形轨道,那是富婆送餐运行的固定路线。据观察,富婆闲时就肃立后厨出菜口,当客人点餐之后,服务员就把线路输入,等厨房将菜品放到富婆手里的托盘上,富婆就开始转身启动,边播放音乐以引起周边人注意,边向目的地餐桌匀速滑行。如果遇到有人挡住去路,她就会礼貌地说:“对不起,请让一让。”呆萌的样子惹人喜爱。
但是餐厅老板对富婆的工作效率十分不满,“动作太慢了,”他说,“而且每次送餐之前我必须用电脑给她输入路线,这也很麻烦。”北青报记者计算了一下,服务员用3秒钟就能完成上菜动作的路程,富婆需要花上47秒,而且把菜品从托盘摆到餐桌上这一动作富婆可不会,需要顾客自己来完成,之后还要应富婆的要求按下返回键,这样富婆才能再次回到出菜口,等待下一个任务。去年下半年,餐厅以每台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这两台机器人,但是餐厅服务员人数一直没有减少。北青报记者看到,餐厅客人多的时候,三个服务员忙得撒脚如飞,连老板都得收盘子、擦桌子、铺桌布。只有诺诺和富婆最为清闲,因为她俩的功能单一、任务单一。
尽管诺诺和富婆在工作能力上比不上普通服务员,但是她俩的人气很旺,这令老板非常得意,感觉这钱也没白花,“我家机器人最大的作用是吸引顾客进门用餐。”他说,餐饮机器人上岗之后,店里的客人增加了两到三成,“孩子都特别喜欢。”他喜笑颜开地说。在这家餐厅里,几乎9成以上食客都是带孩子就餐的家庭。
调查
网售餐饮机器人每台6万多元
据了解,餐饮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基本都是电力驱动,通过磁条轨道向前移动。百度词条显示,餐饮机器人是一种定位于酒店餐饮服务和展馆迎宾服务用的新型机器人,它具有类人形状的外形,功能极为丰富,如巡线行走、挥动手臂、紧急避障。不仅可以在餐馆进行迎宾送菜,还能在安静的房间中与客人进行固定词条的语音交互功能。
北青报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餐饮机器人”,立刻会弹出若干家销售餐饮机器人公司,产品种类近百种,包括刀削面机器人、煮面机器人、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其中刀削面机器人的外形设计最为搞笑,除了帅哥型的,还有奥特曼型、猪八戒型、灰太狼型。其基本功能都是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刀“刷刷刷”削面。而在众多餐饮机器人品种中,送餐机器人价格最高,每台6.5万元左右,商家打出的广告语就是:会说40句基本用语,不会生病、不会请假,每次充电2小时、工作5小时,每台价格仅相当于一名服务员全年工资。
但实际上,这类餐饮机器人不过就是具有一副人形躯干、一张人形面孔、两条机械手臂而已,把它称作机器人似乎有些过分,说它是个玩具,或者是一件被包装成为类似人形的机械似乎更为准确一些,功能劣势非常明显,根本无法替代普通服务员。
我们通常说的机器人是指智能机器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过来的很多人都还记得美国大片《未来世界》,该片的核心思想是未来世界会出现机器人完全代替人类,甚至替换人类,能做到这一点的核心就是智能。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智能机器人有初级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这样的机器人应该可以代替人类的某一些工作,而不仅仅代替人类的某一个动作。更高级的机器人应该还有学习和自我纠错的能力,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与人形毫不相干。
观点
国内机器人研发过于急功近利
“国产智能机器人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但方向是对的。”多年来一直研发中央空调清扫机器人的高级工程师黄京跃告诉北青报记者,国内在自主学习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做到人机对话,运动系统也太原始,还需要WIFI连接作为后台支持。机器人是个大行业,中国现在刚刚开始,需要研究的太多。有些专业用途的机器人已进入实用阶段,智能的才开始,可是真正人机对话的还没有。目前日本、台湾、美国等地发展很快,水平也比国内高多了。
他指出,很多西方科学家认为,如果把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看成是人类工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的话,那么新材料和机器人技术必将引领人类工业革命的第四次浪潮。谁要是在机器人领域走在前头,谁就能占领全球军事、经济领域的制高点。所以很多老牌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大量投入,并以国家意志引领大量民间投资,用于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而我们不论起步还是基础投入都差得太多了。现在更多的人过于急功近利,不愿意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更多地侧重于即时兑现的经济利益。于是出现了很多“农民发明”,比如北京通州农民发明拉车机器人和河南洛阳农民发明的“鬼子拉车”。
“这并不是说我对机器人下餐馆这件事持否定态度,”黄京跃说,“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它的出现至少证明,我们有一些商家已经抱着某种开拓的眼光开始尝试这种新生事物,也证明广大消费者是抱着满腔热情接受这种尝试的。但是作为中国机器人研究的领军单位,绝不能满足于机械级的 机器人 ,应该跟上世界的潮流,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机器人,做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弄潮儿。”
建议
服务机器人产业还需更多投入和研发
就餐饮机器人而言,黄京跃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功能的子系统。比如说机器人接待顾客点菜,那么菜谱就应该是电子菜谱,菜谱上除了菜名和价格还应该有诸如“免辣”、“少辣”、“少盐”、“少糖”等选择,酒单上的啤酒也应该有“常温”、“冰”的选择。这些功能其实用不上很多高科技,但需要研究开发人员放下身段,贴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更人性化、更实用化的设计,这样才能渐渐让机器人具有某些“人”的特性。
黄京跃认为,智能机器人可不像互联网,是要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很大的投入。另外,智能机器人的各个方面要求很高,包括材料、感应器、自我学习功能等等。但是现在有很多基础工作没有人做,需要国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力协作才行。
在今年召开的国际服务机器产业发展论坛上,合肥市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杨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服务机器人不仅仅是提供餐厅服务这样简单的工作,更广泛的应用是进入医疗、康复和家庭等各个领域,比如陪伴老人,为老人端茶拿药;看护孩子,做日常家务等。但这些应用领域还处于初始阶段,最核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决。这说明,服务机器人产业还不完善,但也恰恰表明,这个产业潜力巨大,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研发。
相关新闻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国际权威机构预测,明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汽车及电子厂商的生产线引入更多机器人、行业自动化生产程度不断推进。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去年发布报告称,截至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和生产市场,汽车行业是中国机器人使用最多的产业,占到全球运行机器人总量的40%左右。随着汽车厂商在中国加速建厂以及薪资水平上涨,导致中国劳动力的竞争力下降,到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将实现翻番至42.8万台。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以及发那科,目前均已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厂商选择中国建厂。作为苹果iPhone和ipad等产品代工商,中国台湾地区的代工巨头富士康,已经开始制造自己的Foxbot机器人,此外富士康还使用了来自其他厂商的机器人。
公开信息显示,全球机器人贸易市场规模已达95亿美元(60亿英镑),包括相关软件、外围设备和系统工程在内,该市场规模则高达290亿美元。从工业机器人的数据看,亚洲是工业机器人使用最多的地区,占世界范围内机器人使用的50%,接下来是美洲包括北美、南美,其次是欧洲。服务机器人分为家政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总体来讲,世界上现有1200万台机器人属于家政服务型机器人。另外,安保、医疗、清洁、水下等类型机器人被称为专业机器人。预测在未来的三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服务社会各方面的需求。